河南推动县域城乡要素优化配置,面临人力资源短缺挑战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693

   河南省近年来致力于推动县域城乡要素的优化配置,以“土地、资金、人才”三要素为重点,引导各类要素向乡村集聚。在土地要素融合方面,河南围绕“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和“宅基地改革”等展开了积极的试点工作。

  在许昌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交易活跃,截至2021年,全市共交易了14宗、总面积达568亩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交额高达3.58亿元。而在孟津区,作为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县(区),截至2023年6月,已成功腾退闲置宅基地及农房877宗、面积237亩,并盘活了闲置宅基地和农房1617宗、面积607亩。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河南在土地要素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

  在资金和人才要素融合方面,河南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河南积极动员金融、社会等领域投入资金推动乡村发展,同时引导教育、科技等各行业、各领域人才到乡村服务。据统计,2022年河南全省有3900多家社会组织助力乡村发展,投入资金达3.34亿元。这些资金和人才的投入为乡村的振兴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尽管政策为推动要素逆向流动不断发力,但河南仍面临要素流动类型不均衡的问题,尤其是县域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近十年来,河南总人口下降了1060万人,处于人口净流出状态的县占比高达97%。其中,人口流出率超过20%的县有50个,人口流出率超过30%的县更是达到了16个。这种人口净流出的情况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此外,县域人力资源稀缺还体现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和人才要素短缺上。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河南乡村65岁以上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例为17.37%,高于河南整体水平(13.49%),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较为严峻。同时,河南农村16-59岁就业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高达80%,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仅为6.6%,乡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这种人才短缺和老龄化问题对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综上所述,河南在推动县域城乡要素优化配置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人力资源短缺等挑战。未来,河南需要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向乡村流动,同时加强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乡村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