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奏响“两山”理念的时代强音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392

   时光流转,“两山”理念历经20年风雨洗礼,早已挣脱政策文本的束缚,深深融入百姓生活,化作触手可及的日常选择,引领着社会向着绿色、可持续的未来大步迈进。

  碳普惠:绿色生活在微观层面的生动实践

  在北京市民李女士的“个人碳账本”里,每一项记录都闪耀着绿色生活的光芒。点外卖时选择“无需餐具”,为减碳贡献45.72克;给新能源汽车充1度电,减碳量达460克;骑车出行26.7公里,减碳1.3千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关键小事”,汇聚起来便是推动绿色发展的磅礴力量。李女士所用的个人碳账本,依托于北京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它是碳普惠制度落地生根的鲜活例证。

  碳普惠,这一创新机制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个人自愿减碳行为与实际价值。它对个人、家庭、社区及小微企业(机构)的每一份绿色努力进行精准量化,并赋予其应有的价值。截至目前,各地在碳普惠机制建设上成绩斐然。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凭借特色数字碳普惠平台,将居民的低碳行为巧妙转化为积分,这些积分如同绿色货币,可用于兑换礼品、抵扣消费,让绿色生活变得实实在在、有滋有味。山东则形成了“省级统筹+地市创新”的独特格局,济南、青岛等地的市级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国范围内,参与人数持续攀升,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碳普惠正加速从概念走向现实,从行为积分向“绿色资产”华丽转变。

  系统转化:“两山”理念的深度诠释与路径探索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指出,“两山”转化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系统把握、协同推进。这一转化过程包含“三个转化”:自然生态化的初始转化、生态经济化的再次转化、经济绿色化的升级转化。这三次转化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路径循环链和闭合系统。

  自然生态化的初始转化,是守护绿水青山的第一步,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生态经济化的再次转化,则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经济绿色化的升级转化,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绿色理念,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这三个转化犹如三级阶梯,引领着我们逐步迈向生态文明的新高度。

  教育传承:让“两山”理念在校园生根发芽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关乎当下的幸福,更决定着民族的未来。如今,“两山”理念在中小学的生态启蒙与高等教育的专业培育中层层递进,如春风化雨般融入校园肌理,培育着一代又一代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新人。

  湖州师范学院,这座坐落于美丽湖州的生态校园,便是“两山”理念教育的典范。校园内绿树成荫、湖泊清澈,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相得益彰,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环境。8月11日,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湖州论坛在此举行,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两山”理念在新时代的实践与发展,为校园注入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绿色活力。

  学校将“两山”理念深度融入教学与实践之中,开设了一系列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率先垂范,开设《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究》专业课程与《“两山”理念面对面》通识课程,让学生系统学习绿色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模式,为他们的思想打开一扇通往绿色未来的窗户。与此同时,实践课程更是别出心裁,将课堂直接搬到了安吉的乡村。学生在那里亲身感受环境变迁的鲜活案例,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让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使“两山”理念在心中生根发芽。

  “两山”理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绿色生活,恰似一首激昂的乐章,奏响了时代发展的最强音。让我们携手共进,在碳普惠的激励下,践行绿色生活;在系统转化的指引下,推动经济发展;在教育传承的滋养下,培育生态文明新力量。相信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美丽、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