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惠农:绘就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330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中,特色惠农宛如灵动的笔触,以因地制宜之妙,勾勒出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的绚丽画卷。各地立足自身禀赋,挖掘独特优势,走出了一条条独具特色的致富新路径,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千年技艺焕新,藏毯织就国际“锦绣路”

  走进青海西宁的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仿佛踏入了一个藏毯艺术的奇幻世界。45岁的织工寇胜英端坐在织机前,指尖在经纬线间轻盈舞动,如灵动的舞者。“这活儿慢,从头到尾织完,少说得一年,慢了要一年半。”她微笑着说道。一旁织好的挂毯上,青海湖畔的水鸟振翅欲飞,栩栩如生,逼真且精美,每一根丝线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流传数千年,蕴含着匠人们的无尽匠心,一脉相承,从未间断。而如今,机织工艺的研发与凹凸纹样、闪光图案等现代设计的巧妙融入,让藏毯突破了“土特产”的传统范畴,以全新的姿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圣源地毯副总经理杜非介绍,公司生产的藏毯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文化的桥梁。公司吸纳了近千名员工,其中不少是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藏毯产业不仅传承了文化,更带动了就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青海省委书记吴晓军表示,青海坚持“绿”为底色,“特”为突破,大力培育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绿色农牧、绿算等特色优势产业。在藏毯产业的带动下,青海加快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与产业升级互促共进,打响高原土特产品牌,以“产业旺”促“乡村兴”,努力把“高原净土”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多元产品创新,人参开启年轻“养生潮”

  在吉林博大农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参的利用可能性被无限拓展。这里不仅有传统的全须参、人参酒,更有红参烟酰胺蓝莓汁饮品、红参金箔香皂等各色时髦产品,让人眼前一亮。“新颖的养生、日用产品正在让人参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公司负责人王淑范自豪地说。

  吉林,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是人参生长的天然摇篮。近年来,吉林通过多元化的市场布局,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人参,这一曾经略显“老气”的传统中药材,如今正以全新的形象走进年轻人的生活。从饮品到日用品,人参的跨界融合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也为吉林的特色农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吉林的实践告诉我们,立足地方特色农产品,以创新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挖掘产品的潜在价值,就能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农文旅深度融合,古村变身网红“打卡地”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的钓源古村,曾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建筑无力修缮、土地抛荒撂荒、人居环境每况愈下,钓源古村一度面临消亡的困境。

  当地政府没有让这座古村就此沉寂,而是引入文旅集团,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几年过去,钓源古村焕然一新。古建筑得到了精心修缮,恢复了往日的庄重与典雅;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改善,农田里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文旅体系逐步建立,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农家美食,体验传统农耕文化,感受古村的宁静与祥和。曾经的“空心村”彻底蜕变为“网红村”,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观光。

  钓源古村的成功转型,是农文旅协同发展的生动范例。通过挖掘古村的文化内涵,整合农业、文化和旅游资源,实现了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并提出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等具体举措,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规划了清晰的路径。以绿色为底色、创新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各地乡村振兴的深入实践,正在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天地。在特色惠农的道路上,我们坚信,会有更多的乡村绽放出独特的光彩,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