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引擎轰鸣,乡村振兴“一路繁花”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443

   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绿色发展理念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拂着乡村的每一寸土地,催生出无数生机与希望。从江西于都的富硒田园到青海大通的花海胜境,从吉林和龙的整洁村落,一幅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特色产业:绿色引擎驱动经济腾飞

  在江西省于都县潭头村,3000余亩蔬菜钢架大棚整齐排列于道路两侧,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大棚内,富硒丝瓜、黄瓜等蔬菜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长势喜人,村民们穿梭其中,熟练地采摘着蔬菜,准备将这份新鲜送往全国各地的市场。得益于当地土壤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硒元素,潭头村的农产品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潭头村深知“生态牌”与“硒文章”的价值,积极探索脱贫致富之路。村里先后成立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打造出集冷链、物流、深加工于一体的富硒产业园。完整的产业链条,一头紧密连接着田间地头,确保农产品的新鲜与品质;另一头则直接对接城市餐桌,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如今,潭头村已获得多个富硒产品认证,绿色农产品不仅畅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还搭乘中欧班列远销海外。村党总支书记刘连云自豪地说:“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55万元,较2018年增长了44倍。”

  潭头村的成功并非个例。在江西全省,绿色生态已成为最大的财富、优势和品牌。省委书记尹弘表示,江西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农业产业链全过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全面打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

  生态旅游:花海胜境绘就富民画卷

  数年前,青海西宁大通县边麻沟村还是一片默默无闻的小村落。然而,几名游客对路边鲜花的夸赞,却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村干部的致富灵感。他们积极行动起来,依据当地独特的气候特点,精心引进鲁冰花、勋章菊、鸢尾花等高原适生花卉,打造出占地数百亩的绚丽花海景区。

  当花朵竞相绽放,边麻沟村瞬间成为游客心中的旅游胜地。五彩斑斓的花海吸引了无数游客纷至沓来,他们在这里欣赏美景、拍照留念,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如今,边麻沟村的许多农民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不离乡就业的梦想。他们有的开起了农家乐,为游客提供地道的农家美食;有的经营着特色民宿,让游客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体验乡村生活;还有的成为景区的工作人员,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让边麻沟村的村民收入大幅提高,也让这个曾经的小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

  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绽放宜居光彩

  农民生活好,不仅收入要提高,环境也要变优美。近年来,我国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在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厕所革命”成为村庄蜕变的关键一步。2015年以来,光东村积极推进旱厕改造与污水管网升级工程,完成了210户旱厕的改造。如今的光东村,文化广场上欢声笑语,健身器材旁村民们活力四射,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村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他们在这里享受着宜居宜业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左右,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同时,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

  生态农业蓬勃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美好村景“生金”富民,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万千农民安居乐业,在美丽宜居的乡村中享受幸福生活。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越来越多的“绿水青山”正在转化为造福农村的“金山银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乡村振兴的“一路繁花”正绚烂绽放,引领着广大农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