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万企兴万村” 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505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乐章中,“万企兴万村”行动宛如激昂的旋律,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近期,清镇市工商联积极协同各乡(镇、街道),全力强化村企“联姻”工作,推动企业与各村深度合作,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绘就了一幅村企携手共进、共谋发展的崭新画卷。

  精准梳理,搭建村企合作“连心桥”

  为了确保“万企兴万村”行动有序推进、取得实效,清镇市工商联与各乡(镇、街道)紧密协作,对全市181个行政村的“万企兴万村”行动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通过深入调研、实地走访,他们详细掌握了各村的发展现状、资源优势以及企业参与帮扶的情况,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台账。这一举措如同搭建起了一座信息桥梁,让村企双方的情况一目了然,为后续的精准对接和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市工商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加大与各乡(镇、街道)的共商工作力度。他们积极组织召开协调会议,搭建沟通平台,及时解决村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提供了稳定的政策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保障,推动行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村企携手,共谱产业帮扶“致富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市工商联与各乡(镇、街道)的积极推动下,众多民营企业纷纷投身到乡村产业发展中来,与各村携手共进,探索出了一条条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帮扶之路。

  贵州大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公司在红枫湖镇骆家桥村建设了3000余亩蔬菜保供基地,凭借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基地每年都能获得丰厚的收益。更为可贵的是,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带动了500名群众到基地务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同时,公司还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为村集体增收60万元,实现了企业经济发展与村集体收益的双赢局面。如今,骆家桥村的蔬菜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了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盘活资源,拓宽就业帮扶“新路径”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清镇市的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盘活乡村闲置资源,为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贵州奕玮莞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站街镇毛家寨村的成功实践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该公司看准了村里70个闲置大棚的潜力,通过引进杜鹃兰中草药种植项目,让这些沉睡的资源重新焕发出了生机。项目的实施不仅直接带动了30余名村民就业,让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仅2024年,该项目就帮助村民实现增收30万元,在激活资源价值的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情系乡村,彰显社会帮扶“大担当”

  除了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清镇市的民营企业还积极参与社会帮扶,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让乡村处处洋溢着温暖和关爱。

  省十堰商会捐赠资金8万元,为新店镇鸭池河村美化村容村貌。在商会的帮助下,鸭池河村的道路更加整洁,环境更加优美,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四季贵州与滨湖街道鲤鱼村共商村集体发展,积极为村里出谋划策。他们结合鲤鱼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为村集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社会帮扶行动,不仅改善了乡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还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件件实事的落实,见证了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行动给清镇乡村带来的新变化、新实效。如今,在清镇的大地上,村企合作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万企兴万村”行动的不断深入,清镇的乡村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乡村振兴的愿景一定能够实现。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