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一场关于老旧小区与乡村农房的“焕新行动”正蓬勃开展。曾经斑驳破旧的景象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美观、功能齐全的新风貌,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老旧小区“逆生长”,居民乐享新生活
走进中山的老旧小区,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过去那斑驳脱落的墙面,如今已被粉刷一新,色彩柔和而明亮;原本坑洼不平的道路,变得平坦又整洁,车辆行驶顺畅无阻。小区公园里,新安装的健身器材旁,老人们正悠然自得地锻炼着身体;儿童游乐设施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曾经杂乱无章的停车位,如今被统一规划,车辆停放有序;新安装的路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小区的每一个角落都照得通明,让居民们在夜晚也能安心出行。
“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终于‘返老还童’了。”不少居民发出这样的感慨。据了解,“十四五”期间,中山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建)储备库共纳入510个小区。截至目前,这些小区已全部完成立项与方案评审工作,累计有397个小区开工建设。这些启动改造的老旧小区大多建于上世纪,设施陈旧老化问题较为普遍,尤其是老城区的部分小区,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印记,改造工作难度不小,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然而,中山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积极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2月14日,2025年广东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动员部署和现场观摩活动在中山举行,中山不仅向全省分享了老旧小区改造的宝贵经验,也为自身后续改造工作带来了新的灵感。
以石岐街道安栏路片区为例,其改造项目独具匠心。计划整合街角巷尾的零散空间,打造“微型休闲区”,在保留原有街巷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差异化铺装划分功能区域,既满足了居民的休闲需求,又保留了小区的历史韵味。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涉及145个小区、840幢居民楼,惠及17804户居民,已有40个小区顺利完工。
乡村农房“换新衣”,百年侨村焕生机
老旧小区改造如火如荼,乡村农房的风貌提升也不甘落后。今年上半年,中山重点推动广澳、广珠西等高速沿线以及典型村等重要节点的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工作,连线成片打造一批风貌示范带,推动所有村至少打造一个农房风貌改造提升片区,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南区街道沙涌历史文化街区入口及周边的农房外立面改造堪称典范。改造后的建筑巧妙地融合了传统韵味与现代元素,既保留了百年侨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展现出时尚现代的崭新形象,古朴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五桂山街道则因地制宜,坚持“一房一策”的原则,充分保留本土特色,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62户农房的风貌提升工作,每一栋农房都独具特色,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黄圃镇石军村对横石路、军兴路沿线的农房进行外立面改造,完成了28间房屋外墙清洗、21间窗线腰线美化等工作,老旧建筑仿佛脱胎换骨,焕发出勃勃生机。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中山在农房改造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累计完成5.9万户农房改造提升,4个典型村完成全域农房风貌提升,49个村(组、队)完成片区农房风貌提升,约5000户农房通过增设裙边、小披檐、进行墙面翻新改造等方式,实现了美丽蜕变。如今,涉农村居100%达到省美丽宜居村标准,乡村的颜值和气质得到了极大提升。
老旧小区与乡村农房的“焕新行动”,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城乡品质,更让中山这座城市在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未来,中山将继续推进这两项工作,让更多的老旧小区和乡村农房实现美丽蝶变,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