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赋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195

   日前,全省科技大会隆重召开,会上对在科技创新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科技成果予以表彰。在这场科技盛宴中,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成绩斐然,两项重大科研成果脱颖而出,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其中,由李俊研究员牵头完成的“仔猪频发传染病疫苗创制与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李建斌研究员主持的“奶牛重要经济性状大数据平台构建与种质创新应用”项目则斩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两项成果犹如两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山东畜牧业科技创新的前行道路。

  攻克仔猪传染病难题,筑牢生猪产业安全防线

  仔猪频发传染病,一直是长期困扰生猪产业发展的重大难题,犹如高悬在生猪养殖户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严重威胁着生猪产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仔猪频发传染病疫苗创制与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团队,以解决这一产业痛点为目标,紧紧围绕仔猪频发传染病流行本底不清、疫苗创制关键技术研究薄弱及防控关键技术匮乏等重大产业发展和科技需求展开攻关。在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团队以产学研结合为有力抓手,历经15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

  在病原研究方面,项目团队创建了省内最大的菌毒株库,系统揭示了仔猪频发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病原遗传演化特征。这就如同为仔猪传染病绘制了一幅精准的“地图”,让科研人员能够清晰地了解病原的“来龙去脉”,为精准防控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在疫苗创制上,团队突破多项核心制苗工艺,成功创制出7种安全高效的新兽药,其中6项更是荣获国家新兽药证书。这些新兽药实现了疫苗“安全性高、保护率高、成本低”的目标,实现了防控产品的自主创新,为仔猪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疫病诊断领域,团队建立了从实验室到养殖场的多样化诊断技术体系,制定了地方标准7项、省主推技术4项,实现了疫病诊断的标准化、规范化。这意味着养殖户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发现疫病,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此外,项目还构建了“主管部门和省体系推动、企业主动和科企联动、基地示范和媒体互动”的高效推广体系。近两年,该项目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37.53亿元,有力地推动了生猪产业和动物生物制品产业的科技进步,为保障生猪产业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奶牛种质技术,提升奶业核心竞争力

  奶牛种业是奶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系统规范的表型测定则是实现奶牛种质自主创新的根本前提。

  “奶牛重要经济性状大数据平台构建与种质创新应用”项目针对制约我国奶牛种质自主创新面临的关键数据问题,展开了一系列创新研究。项目团队研制了信息化表型测定系统,创立了奶牛表型测定体系,率先建成了省级奶牛重要经济性状大数据平台。这一平台就像是一个“智慧大脑”,能够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奶牛表型数据,为奶牛种质创新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在遗传评估方面,团队创新了适于山东地区奶牛群体的遗传评估模型,首次获得山东奶牛群体的遗传参数和准确的奶牛个体育种值估计结果。这就如同为每一头奶牛都建立了一份详细的“基因档案”,能够精准地评估奶牛的种质优劣,为选育优秀种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项目实施,奶牛表型数据利用率由30%提高到61%,牛群种质评价的准确性提高2.1个百分点,培育出全国排名第一的优秀种公牛。这些成果极大提升了山东省奶牛种质自主创新力,显著推动了奶牛种业科技进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的这两项重大科研成果,是科技创新与畜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它们不仅为解决生猪产业和奶牛种业的关键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案,也为推动山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未来,相信在科技创新的持续引领下,山东畜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