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水村:“带农机制”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189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银水村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带农机制”为笔,以产业发展为墨,在广袤乡村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强村富民的绚丽画卷。

  创新联农带农,共享发展红利

  银水村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则,不断完善“支部 + 公司 + 合作社 + 村民”的联农带农机制,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在这一机制下,实行返租倒包模式,将土地等资源集中流转至公司或合作社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村民既能获得土地流转的租金收入,又能通过参与种植、管理等环节获取劳务报酬。同时,公司或合作社确保群众保底分红,让村民在产业发展中有了稳定的收益保障。

  以开心农场草莓种植为例,村党支部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协调公司与合作社、村民达成合作协议。公司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农场,合作社负责组织村民参与生产,村民则按照要求进行草莓的种植、采摘等工作。在销售环节,公司利用自身的市场渠道将草莓推向市场,实现了产销对接。通过这种模式,村民不仅学到了种植技术,还增加了收入,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多元合作探索,壮大集体经济

  银水村按照“村事共商、发展共议、资源共享”的理念,积极探索村企合作、集体土地入市、集体资产盘活等多种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在村企合作方面,银水村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为村庄带来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村庄则为企业提供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例如,村里与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将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集体土地入市是银水村壮大集体经济的又一重要举措。村里对闲置的集体土地进行整理和规划,通过招拍挂等方式将土地推向市场,获得了可观的土地出让收益。这些收益用于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发展公益事业和扩大再生产,进一步增强了村集体的经济实力。

  同时,银水村还注重集体资产的盘活。对村里的老旧厂房、闲置房屋等进行改造升级,出租给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用于生产经营,实现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2022 年至 2024 年,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实现了 175%的增长,为村庄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引进返乡人才,培育特色产业

  银水村立足坝区特色产业优势,积极引进返乡创业人才,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返乡人才带着在外积累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经验回到家乡,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在他们的带动下,银水村打造了康养度假新去处。利用村庄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乡村环境,开发了乡村民宿、生态采摘、户外拓展等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游客们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新鲜的农家美食,体验到乡村生活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同时,返乡人才还注重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他们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例如,在草莓种植中,引进了优质的草莓品种,采用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生产出的草莓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市场欢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将特色农产品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进一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如今的银水村,在“带农机制”的推动下,产业蓬勃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持续增加。未来,银水村将继续深化“带农机制”改革,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让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喜悦。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