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稳中国饭碗:在开放与自立间筑牢农业根基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178

   春风化雨润沃土,田野升腾新希望。随着《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的发布,我国农业强国建设路线图正式铺展。这份战略总纲的出台,既是对百年变局下粮食安全挑战的主动应对,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坚实步伐。

  农业强国规划擘画安全蓝图

  当前国际形势云谲波诡,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规划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实质是构建三层安全防线:第一步夯实基础,确保产能稳步提升;第二步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全面升级;第三步引领全球,实现农业竞争力跃迁。这既符合农业发展规律,更是对"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庄严承诺。

  自给率现状折射战略清醒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的硬指标,让"米袋子"更充实、"菜篮子"更丰富。但大豆、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超80%的现状,犹如一记警钟。全球供应链脆弱性在俄乌冲突中暴露无遗,过度依赖进口犹如将粮食安全系于他人船舵。保持合理自给率,绝非简单的经济账,而是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棋局。

  双轮驱动夯实产业根基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走好"双轮联动"之路。一方面要提升国内产能,在耕地保护、种业振兴、科技装备创新上持续突破,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要优化进口结构,建立多元化进口渠道,增强关键物流节点掌控力,形成"内外互补、安全高效"的供应体系。这既是应对国际风险的缓冲垫,更是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牌。

  价格机制撬动市场活力

  价格杠杆是调节农业生产的重要砝码。通过建立合理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既能保障农民收益,激发生产积极性;又能引导消费预期,平衡供需关系。这需要政策工具箱的综合运用:价格支持托底生产,补贴政策精准发力,保险机制分散风险,共同编织农产品市场安全网。

  大食物观引领产业升级

  在大食物观指引下,农业正从传统种植向立体开发转变。向森林要食物、向草原要蛋白、向海洋要热量,成为新增长极。这需要科技创新的持续突破,也需要经营体系的机制创新,更呼唤产业链条的深度融合。当每个环节的升级都转化为产业增值,农业强国建设就有了不竭动力。

  站在历史交汇点,农业强国建设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既要保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战略定力,也要展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进取姿态。让广袤田野成为应对变局的战略后院,让充足自给成为参与博弈的坚实底气,中国号巨轮必将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