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临洮,一场城乡环卫领域的深刻变革正在重塑城乡面貌。针对环卫管理体制不畅、垃圾处理效率低下的顽疾,临洮县以"管干分离、全域覆盖、长效治理"为核心理念,创新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用市场化手段破解环境治理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机制创新破解治理困局
"过去垃圾清运不及时,现在每天定时收运,房前屋后清爽多了。"衙下集镇张家寺村村民郭永祥的感慨,道出了改革带来的直观变化。临洮县通过购买服务引入北控城市服务等专业团队,构建起"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闭环处理体系。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了垃圾处理的专业化运营,更推动政府职能从"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向"精准监管、高效服务"转变。
设施升级筑牢治理根基
沿着衙下集镇的主干道前行,蓝白相间的分类垃圾桶整齐排列,垃圾清运车正将中转站的压缩箱体装车外运。临洮县累计投放4400余个标准化收容器,建成12座乡镇垃圾中转站,形成"收集-转运-处理"的无缝衔接。在城区,投资2399万元新建日处理200吨的转运站,增配大型压缩车、集装箱等设备,使环卫作业面积从104万平方米扩展至246.3万平方米,实现机械化清扫全覆盖。
科技赋能提升治理效能
走进北控城市服务的智慧环卫调度中心,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乡镇垃圾收运轨迹。通过物联网技术,清运车辆实现精准调度,垃圾中转站实施远程监控,确保"日产日清"目标。这种"智慧环卫"模式不仅提升了作业效率,更让监管触角延伸到每个村庄,构建起"发现问题-即时反馈-快速处置"的闭环机制。
长效治理绘就生态蓝图
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带来的不仅是环境改善,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临洮县同步推进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垃圾处理与能源利用相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闭环。如今,无论是城区街道还是乡村小道,处处可见环卫工人精细化作业的身影,曾经"垃圾围村"的景象被整洁有序的乡村新貌取代。
这场环卫领域的改革,让临洮县实现了从"局部整治"到"全域提升"的跨越。当专业团队取代传统管理模式,当智慧系统赋能环境监管,当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临洮县正用实践书写着城乡环境治理的"临洮答卷",为乡村振兴铺就绿色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