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均之。”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征程中,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是衡量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尺,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当前,城乡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仍存在差距,以精准治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精准施策,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
缩小城乡差距,不能仅仅着眼于经济增长速度,更要聚焦基本公共服务这一关键领域。长期以来,农村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基础较为薄弱,与城市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我们要以精准治理为手段,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
对于基本养老,要加大对农村养老设施的投入,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医疗方面,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水平,推进远程医疗服务,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同时,要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项目给予优先保障,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体制机制,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统筹推进,缩减城乡公共产品配置落差
城乡融合不是简单的城乡一样化、居民收入同等化,而是追求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值化。这要求我们在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时,注重统筹协调,实现一体化推进。
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要打破城乡壁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流动。通过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等,让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要加快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进程,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的协作,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公共文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此外,还要推进城乡政务服务一体化,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让农村居民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涵盖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城乡网格化管理体系和城乡便民服务体系等各个方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是实现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值化的重要举措。
久久为功,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长效机制
以精准治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我们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好格局。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以精准治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创新的举措,不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共同绘就城乡融合发展的美好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