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义乌市廿三里街道东莲塘村展现出一幅现代乡村的生动图景: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电商物流园里货车进出繁忙,共享菜园里新芽破土而出。这个曾经"黄泥巴路、空心板房"的山区村,正通过一场深刻的土地革命,演绎着乡村振兴的共富密码。
土地生金:唤醒沉睡的乡村资源
东莲塘的蜕变始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三整治一修复",昔日零散的567块"巴掌田"被改造成100亩连片良田,旋耕机在平整的土地上自由驰骋。土地流转后,种粮大户的机械化耕种让每亩收益提升40%,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0万元。更可贵的是,整治腾退的12亩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市场化交易为村庄发展注入启动资金,实现了"土地变资本"的华丽转身。
要素聚能:搭建城乡融合的"强磁场"
土地革命释放的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发展机会的裂变。2024年,东莲塘新增经营主体242家,电商、物流、直播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杰丽传媒的直播基地创造1.58亿元营业额,带动200余名主播扎根;汐哆兔服饰的供应链体系创造600个就业岗位。这些"城镇要素"的涌入,让本地村民555人与外来人口1200人共生共荣,房租经济催生1500万元年收入,人均房租收入超2.7万元,真正实现"家门口致富"。
创新运营:构建利益共享的共富生态
在要素流动中,东莲塘探索着可持续的共富路径。10亩"共享菜园"被切割成30块责任田,26家企事业单位认领后,既保障了村民种菜工每日220元的稳定收入,又让村集体年增20万元经营性收入。这种"企业认领+村民管护"的模式,巧妙地将闲置资源转化为发展红利,形成"人人参与、户户受益"的共富闭环。
机制护航:打造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样板
东莲塘的实践背后,是义乌市"全域谋划、要素流动"的战略布局。通过建立"跨乡镇试点"机制,义乌正将土地综合整治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度融合,既守牢"群众利益不受损"的底线,又构建"资金、人才、产业"的要素虹吸效应。这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民主体"的模式,正在义乌乡村遍地开花,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鲜活样本。
从"泥泞山路"到"致富通途",东莲塘的土地革命证明:当土地要素被激活,当城乡资源自由流动,乡村振兴的共富图景正从理想照进现实。这片土地上涌动的,不仅是春天的绿意,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