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土地综合整治:重构城乡空间 激活发展动能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449

   在浙江义乌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场以土地为载体的变革正在悄然重塑城乡格局。作为全省土地综合整治的先行者,义乌市突破传统人地关系束缚,将整治触角深入城乡两大发展空间,以"三整治一修复"为路径,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义乌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空间重构:破解发展困局 夯实振兴根基

  面对耕地碎片化与建设用地紧张的双重矛盾,义乌以土地综合整治为破局之钥。通过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数万亩零散田块化零为整,既筑牢了粮食安全屏障,更破解了稠江、后宅等10余个村庄因规划限制无法建设的困局。在佛堂镇前山工业区,低效用地通过有机更新"腾笼换鸟",千余亩闲置土地重焕生机,为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腾出空间。这种"土地要素再配置"的创新实践,既守住了耕地红线,又激活了发展动能。

  生态赋能:雕琢诗意栖居 绘就绿野长卷

  义乌深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道,将生态修复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在苏溪镇,建设用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双轮驱动,拆除腾退后的土地蝶变为生态文化基地,森林人家、绿道长廊点缀其间,成就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的佳话。赤岸镇西海精品线串起"一村万树"景观带,让乡村既有烟火气,更添诗画韵。这种"生态反哺发展"的良性循环,正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动能转换:创新集约利用 赋能产业升级

  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是空间重构,更是发展模式的革新。义乌在全省首创"集地券"制度,通过建设用地复垦产生指标收益反哺乡村振兴,让土地成为"活资产"。大陈镇前山工业区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单位土地GDP贡献率提升30%以上。这种"存量焕新+增量提质"的双向突破,既优化了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更为义乌"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站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起点,义乌的土地综合整治实践正显现出多重示范价值:它证明了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可以找到平衡点,展现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可行路径,更探索了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全新机制。这片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土地,正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支点,撬动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