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最新发布的2024年财政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5年财政政策将以更大力度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通过"农业筑基、乡村焕新、区域协同"的三重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
农业筑基: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报告明确将粮食安全置于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在产能提升上,提出"双轮驱动的现代农业升级方案":一方面持续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年内新增8000万亩产能核心区;另一方面启动中央统筹的粮食产销区横向补偿机制,通过"销区反哺产区"的利益平衡模式,破解粮食主产区"产粮越多、财政包袱越重"的困局。种业振兴行动被赋予战略高度,财政将重点支持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力求在2-3年内实现主粮作物国产化率突破95%。
乡村焕新:打造宜居宜业新空间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政策重点。针对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立"防返贫保障+产业培育"双轨机制,对监测对象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新型城镇化建设将突破传统路径,试点"城乡融合试验区",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三权分置"等制度改革,激活乡村要素市场。
区域协同:下活均衡发展一盘棋
区域财税政策工具箱进一步扩容。革命老区将获专项转移支付支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边疆地区启动"兴边富民"财政激励计划;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获得产业扶持基金注入。特别提出建立四大区域(东部创新引领区、中部崛起示范区、西部开发开放新高地、东北振兴发展区)差异化财税政策体系,通过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改革,构建"权责清晰、财力协调"的区域治理新格局。
这份财政政策路线图,既彰显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定力,又展现了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改革魄力。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一幅"农业强、乡村美、区域协"的发展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