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以“小切口”撬动“大提升”的环境革命正在经开区如火如荼展开。通过精准施策、科技赋能、全民参与,各乡镇街道打出组合拳,让公共空间“透”出发展新机,让城乡环境“焕”新颜值。
在尚璧镇,娲皇路、邯临路等重点路段上演着“变形记”。综合执法队伍以“即查即拆”的雷霆之势,结合网格化巡查和无人机监测,构建起“天眼+地网”的立体监管体系。28处私搭板房、9处乱堆点位在机械轰鸣中化为乌有,3000余米道路沿线旧貌换新颜,腾退的2500平方米公共空间正酝酿着新的发展规划。
南沿村镇则走出一条“民心整治”之路。干部入户宣讲政策,村民自发清理房前屋后,70余处私搭乱建悄然消失,600余处卫生死角重见天日。这种“共建共治”模式,不仅清除了物理空间上的杂乱,更在群众心中种下了环境自治的种子。
姚寨乡的人民路沿线正上演着“废墟变花海”的奇迹。900亩收储地块经过大型机械的“精雕细琢”,围挡拆除、土地平整一气呵成。更令人期待的是,5.5万平方米的春油菜景观带在微喷系统的滋养下破土而出,这条生态绿廊不仅扮靓了城市界面,更将成为市民休闲新去处。
这场环境整治战役已初战告捷,但经开区追求的不仅是“局部美”。未来,整治行动将向背街小巷等“神经末梢”延伸,让闲置地块变身口袋公园,让卫生死角成为文明窗口。这种从“面子”到“里子”的深度治理,正在为区域高质量发展铺就绿色底色,让城市既有颜值更有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