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江淮大地,一条条阡陌纵横的农村公路如丝带般延展,串联起星罗棋布的乡村。近年来,滁州市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突破口,创新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构建起"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乡村交通新图景,荣获国家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1个、省级4个,"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国家级1个、省级4个,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织密路网经纬 铺就振兴坦途
在定远县池河镇,新改建的县道X042如黑色绸带穿梭于青翠田野间,将沿途8个行政村紧密相连。2024年,滁州市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三级跳":完成县乡公路升级49.36公里,建制村通双车道5.87公里,联网路工程49.14公里,累计建成农村公路1.8万公里,构建起"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公路网络体系。全椒县六镇镇创新采用"农村公路+特色产业"模式,在公路沿线布局草莓、碧根果种植基地,带动沿线农民增收超3000元/户。
公交全域覆盖 破解出行难题
"现在坐公交车比城里还方便!"天长市汊涧镇村民李大叔对开到家门口的农忙公交赞不绝口。滁州市创新实施"公交下乡"工程,通过城市公交延伸、班线公交化改造等模式,开通毗邻公交线路15条,打造"响应式公交""赶集公交"等特色服务。全市919个建制村实现客车全覆盖,公交通达率94.9%,明光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域公交5A级达标。在凤阳县小岗村,红色旅游专线日均发送旅客超800人次,带动乡村旅游收入年增长22%。
客货邮深度融合 激活产业动脉
来安县施官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内,快递包裹正通过自动化分拣系统发往各村。滁州市创新构建"客货邮融合"发展新模式,建成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73个,其中53个集成客运、物流、电商等功能,设立村级服务点198个,开通合作线路30条,投入代运邮件客车338辆。去年累计代运邮件56万件,快递进村成本降低40%。天长市打造的"三级节点+智慧物流"体系,入选全国客货邮融合典型案例;凤阳县"电商物流+统一配送"模式获评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日均处理农产品寄递量突破2万件。
从通村畅乡的公路网络,到便捷高效的公交体系;从融合发展的客货邮站点,到智慧精准的物流网络,滁州市正用交通之笔,在江淮大地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如村民王大姐所说:"现在出门有公交,快递送到家,农产品能远销,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