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是人口结构的调整,更是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双重考量。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深刻把握并妥善处理好几个关键关系,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稳健前行。
首先,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需相辅相成。中国大规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无国际先例可循。因此,我们既要依托顶层设计的科学指导,明确目标、理念与路径,又要鼓励基层实践探索,为市民化进程不断开辟新路径。顶层设计需基于城镇化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为实践提供方向引领;而基层实践则是检验顶层设计有效性的试金石,为顶层设计提供可行的路径选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
其次,效率与公平需平衡兼顾。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至关重要,但绝不能以牺牲公平为代价。我们既要追求社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确保资源高效利用,又要确保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公平应以效率为基础,而效率也应以公平为前提。在推进市民化过程中,需注重缩小贫富差距,避免平均主义,激发社会活力,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良性互动。
再者,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需协同并进。城镇化是一个复杂而自然的历史过程,涉及面广,需积极稳妥推进。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时,我们应找准关键点,以点带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同时,要注重全面协调与整体推进,综合考量轻重缓急,确保关键环节制度供给与市民化速度相匹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呈现显著的“集群转移”特点,因此需在优化城镇结构体系和提升城镇承载能力上下功夫,协调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大中小城市有序市民化。此外,还需加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各领域的协同配合,形成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强大合力。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平衡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效率与公平、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等关键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稳健前行,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