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渝大地的广袤空间里,一幅青山常在、蓝天常驻、碧水长流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重庆市坚持以高水平生态保护为基石,全力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九治”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设美丽重庆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重庆再次迈出坚实步伐,从七大方面着手,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加速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一、深化污染防治,守护绿水青山
重庆将继续以治水、治气、治土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碧水保卫战方面,将重点推进涪江、綦江、阿蓬江等5条重要支流的入河排污口整治,并计划建成30条美丽河湖、50条幸福河湖。蓝天保卫战方面,将完成4家钢铁企业的超低排放改造,推动150家重点行业企业提升环保绩效等级,并淘汰治理3.8万辆老旧车辆。净土保卫战方面,将全面落实耕地分类管理措施,持续推进污染地块修复治理,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
二、推动“无废城市”建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重庆将以治废、治塑为抓手,全力推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通过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有序推广竹木制品等塑料替代产品,让更多固体废物“变废为宝”。预计到2025年底,重庆将累计建成“无废城市细胞”4000个以上,为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三、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守护自然之美
重庆将以治山、治岸为基石,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今年,将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35万亩、国家储备林50万亩;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并开展三峡库区危岩治理攻坚战,完成431处存量危岩隐患的综合治理。
四、打造城乡大美风貌,展现巴渝魅力
在治城、治乡方面,重庆将高水平建设山地特色生态之城和高品质巴渝和美乡村。一方面,将累计完成“两江四岸”治理70公里,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00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将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完成500个行政村社环境整治,并新建巴渝和美乡村达标村2000个以上。
五、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重庆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统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通过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近零碳园区、近零碳公共机构试点建设;发展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产业;实现“长江绿融通”系统与“绿效码”互联互通,力争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并通过“碳惠通”平台建立个人碳账户,鼓励民众参与低碳生活,将低碳元素转化为实际收益。
六、深化生态治理改革,提升治理能力
重庆将以改革创新为突破,重塑超大城市“大综合一体化”生态治理系统。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迭代升级生态环保数字化平台;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监测网;并拓展“巴渝治水”“巴渝治气”“巴渝治废”等重点应用实战成果。
七、强化督察整改,提升管控效能
重庆将以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为契机,着力提升生态环境问题管控效能。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任务,集中攻克和解决一批成因复杂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展望未来,重庆将继续以高水平生态保护为引领,深化七大举措并进,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巴渝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绿水青山将永远成为最动人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