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保障: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620

   在蒙阴县云蒙湖生态区新官庄村,党支部领办的农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近日迎来了好消息——中国农业银行蒙阴支行为其发放了240万元的贷款,如同一股清泉,为合作社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城乡融合的关键在于要素的整合与优化配置。蒙阴县深知这一点,围绕推动“共富农园”的建设,全力保障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土地、科技等要素,旨在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活力。为此,全县整合了涉农项目资金2.3亿元,并成功撬动社会资本投入64.7亿元。通过实行“一乡镇一银行、一项目一银行”的工作机制,蒙阴县已发放“四雁振兴类”贷款23.51亿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蒙阴县同样不遗余力。他们探索了“商业性金融+合作社”的金融服务模式,推出了碳汇保险、能耗质押贷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目前,全县绿色贷款余额已达29.9亿元,新增“鲁担惠农贷”3.23亿元,年度“美德积分+”转化贷款更是高达8.63亿元。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拓宽了合作社的融资渠道,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生产要素的整合,带来了多要素的协同发力。蒙阴县大力发展标准化种植、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及高端民宿等产业,成功带动了1800余名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同时,他们还探索了“县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产权明晰、盘活资产入股等方式,激活了闲置资产的增收潜能。目前,已有20个产业发展项目在这一模式下得以实施。

  在科技创新方面,蒙阴县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成立了县级科技工作专班,加快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建立科研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实训基地、科技小院等13处创新平台,蒙阴县实现了“一镇一高校、一镇一科研平台”的发展模式。依托“共富农园”这一平台,他们成功对接了21家高校和11个科研平台,引进了32项新技术,并推动了13项科研成果在园区内的转化应用。

  蒙阴县的这些举措,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要素保障,更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插上了翅膀。未来,随着这些要素的持续优化配置和创新应用,蒙阴县的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