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路镇的“孝诚常路”煎饼产业园内,薛其娥阿姨正熟练地在生产线上摊着煎饼,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现在,我在家门口就能工作,一天能挣100多块钱,比外出打工方便多了。”薛阿姨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份工作的喜爱与珍惜。
煎饼,作为常路镇的特色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镇内拥有12家煎饼加工合作社,涉及1027户从业人员,年产量高达5300余吨。然而,随着产业的不断壮大,传统的分散式生产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产业化需求。为此,常路镇创新思路,走链式集聚、产业集聚的发展道路,精心规划并建设了煎饼产业园。
煎饼产业园不仅引入了1家龙头企业和8家合作社,还配备了电商直播、煎饼体验馆、煎饼花制作等功能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一举措不仅吸纳了630余名群众就业,还带动了集体增收超过30万元,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蒙阴县的垛庄镇,肉兔产业园同样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走进种源培育与智控中心,智慧管理平台上清晰地展示着各合作社代养基地、社员代养点的实时画面,养殖环境也得到了自动调控。2023年,蒙阴县引进山东兔兔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2亿元建设了集饲料生产、种苗研发、肉兔养殖等于一体的肉兔养殖“共富农园”。
这个“共富农园”不仅拥有6座肉兔育苗棚和18栋全自动智能化养殖大棚,还带动了周边13个村发展养殖大棚29个,500余户社员在庭院中养起了兔子。园区年产量可达肉食兔幼兔1000万只,村集体年增收超过150万元,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城乡融合的不断推进,催生了新的产业组织方式。蒙阴县在这一背景下,成立了268家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17家联合社和1家县级联合总社。通过“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社会资本得以赋能农业园区,创新建设了12个“共富农园”,总投资达到86亿元。
这些“共富农园”涵盖了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等45个产业项目,推动了农业园区的链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能。它们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让乡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