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业:迈向综合生产能力新高度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517

   在赤峰市喀喇沁旗牧士集团的现代化肉牛养殖示范基地,一幅智能化的养殖画卷正徐徐展开。标准化养殖设施遍布各个角落,智能化管理系统让拌料、投喂、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等流程实现了无人化操作。仅需三四个人,便能轻松管理3000头肉牛,这是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转型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内蒙古作为农牧业大区,不断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内蒙古的牛羊肉、牛奶产量稳居全国首位,乳肉薯绒等7条重点产业链的产值更是突破了7000亿元大关。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内蒙古对农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内蒙古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永祥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策略。他强调,要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通过规范项目管理和补贴发放机制,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在主要消费地区布局营销中心和营销店;要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舍饲圈养和庭院经济,推动草饲肉融合发展;要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深化农村牧区改革,推进土地二轮延包试点和新增耕地规范管理利用;要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肉牛育肥行动,提高粮肉奶的综合生产能力。

  在强化农牧业科技支撑方面,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创建的农牧民培训中心,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开展科普视频录制工作,将先进的农牧业技术送到农牧民的身边。同时,他们还在完善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下功夫,探索市场化的成果转化运行模式,增加成果转化收入,为农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内蒙古农牧业将继续在提升综合生产能力的道路上阔步前行。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支撑、深化农村牧区改革等措施,内蒙古将进一步提升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畜产品供给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内蒙古也将积极探索农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推动农牧业与文旅、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为农牧民增收致富开辟更广阔的渠道和空间。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