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学习与研究》杂志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详细阐述了中国经济当前的发展态势及未来展望。文章指出,中国经济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但通过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中国经济展现出了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积极面貌。
在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方面,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针对房地产市场,多项支持政策相继出台实施,市场信心逐渐修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降幅连续收窄,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也连续回升,这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走出低谷,步入稳定发展阶段。同时,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国实施了较大规模的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政策,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此外,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化险工作也在持续推进,金融领域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
为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实施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加强了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中国加强了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强化了政策预研储备,充实完善了政策工具箱。同时,中国还更大力度地推进了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更好地统筹了“硬投资”和“软建设”。在扩大消费方面,中国加力扩围实施了“两新”政策,重点支持企业更新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设备,并扩大了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范围。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中国统筹推进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通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提高了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同时,中国还发挥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统筹区域战略深化实施和区域联动融合发展。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加均衡、可持续的发展。
郑栅洁在文章中强调,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中国还将加强预期管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增强市场信心,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在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过程中,展现出了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积极面貌。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