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务工人员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一年的辛勤与汗水,化作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与渴望。城乡融合发展的大幕已徐徐拉开,这条连接城乡、贯穿东西的相聚之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回顾历史,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从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到如今的城乡融合,我国城镇化率已从1949年末的10.64%跃升至2023年末的66.16%,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7.6亿人。这一变化,见证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也反映了城乡关系的深刻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不断提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是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这些变化,为农民工流动提供了新的机遇和选择。
近年来,农民工流动趋势出现新动向。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或就近就业。这一趋势,既源于农民工对家乡的眷恋和向往,也得益于中西部地区在交通、通信、消费体验、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显著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互补的有效推进,让农民工在享受更高质量生活的同时,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国务院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将以冀中南、皖北、鲁西南、豫东南、湘西南、粤西、川东等城镇化潜力较大的集中片区为重点,构建产业梯度布局、人口就近就业、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这一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美好蓝图。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均等化,农村将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将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将成熟定型。这一目标的提出,让我们对农民工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总的来说,虽然异乡打拼仍是许多农民工的选择,但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铺平,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在日益增多的圆梦选项中,他们不再受限于“背井离乡”的标签,而是能够更加从容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中,每一位农民工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