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以“田长制”为基石,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750

   在海北州的辽阔土地上,门源县以其独特的农业地位和丰富的资源,成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作为海北州最大的农业县,门源县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方面,采取了创新而有效的措施,其中“田长制”的试点实施尤为引人注目。

  面对粮食安全这一国家头等大事,门源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将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视为不可逾越的底线。为了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门源县积极推行“田长制”试点工作,将其作为加强耕地保护的重大政治任务和纪律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这一制度的落地生根。

  为了全面提升“田长制”的建设水平,门源县制定并出台了《门源县耕地保护“田长制”会议制度(试行)》等五项制度。这些制度的出台,不仅为“田长制”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还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制度的引领下,门源县形成了“人人关注耕地,人人珍惜耕地、人人保护耕地”的良好氛围,以及“人人当田长,每块地都有人管”的高效管理机制。

  得益于“田长制”的有效实施,门源县的耕地保有量得以稳定。据统计,门源县耕地保有量为61.91万亩(4.1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55.18万亩(3.7万公顷),均占全州70%以上。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门源县在耕地保护方面的显著成效,也为其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粮食生产方面,门源县同样表现出色。青稞作为门源县的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3万亩(1.5万公顷)左右,年产青稞达6万吨。同时,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也稳定在27万亩(1.8万公顷)左右,年产油料3万吨。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门源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离不开“田长制”等有效措施的保驾护航。

  如今,门源县已经凭借其卓越的青稞种植技术和丰富的油料作物资源,赢得了“青稞良繁之都”“门源油满街流”“北方小油菜发源地”之美誉。这些美誉不仅是对门源县农业发展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其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的认可。

  门源县将继续以“田长制”为基石,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通过加强耕地保护、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等措施,门源县将努力打造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的粮食生产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